有人被剧情戳中,有人直言“毁经典”,你怎么看?
由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美剧《西游ABC》近日同时引起东西方观众的关注。对于这部套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外壳”、实际上讲述当代美国亚裔身份困境的作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西游故事很长时间以来就广受海外受众喜爱,除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还被多国改编成影视、动漫和游戏作品。只是,当这部充满东方魔幻色彩的文学经典漂洋过海在国外落地,原有的价值和内核似乎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对于那些被跨文化改编的“中国故事”,究竟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借西游记背景做当代新表达
当爹的孙悟空要为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发愁,戴老花镜的观音菩萨动不动就教育人“好好学英语”,牛魔王穿上了金光闪闪的奇怪西装……
这部由全华裔阵容主演的美剧《西游ABC》近日在欧美影视剧市场成为亮眼的存在,虽然剧名和西游有关,但剧集主线其实是美国普通高中生王进的校园生活,探讨的是亚裔群体在美国的生存现状。
美剧《西游ABC》的“中国风”海报。图源:GJ
事实上,这部美剧并非脱胎于《西游记》原著,而是改编自美国本土漫画小说《美生中国人》。作品的初衷就不是遵从西游原著,而是想借由西游背景做当代新表达。
这样一部被赋予欧美文化色彩的剧集在欧美市场收获不少好评,电影评分网站“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给出了7.1分(满分10分),烂番茄网站则打出了96%新鲜度。
多媒体和评论网站IGN认为,这是对一个美国成长故事有趣而大胆的重新想象,结合了中国古代神话,展示出迷人的特质。
“这部青春奇幻剧将魔幻元素和青少年在现实中面对的问题融合,对亚洲人在当今美国社会的遭遇进行了温和的审视。”在IMDb评论区,一名打出满分的观众直言被剧情戳中。
也有观众担心这样一部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西游故事,中国人或许很难欣赏,因为这部剧集不关乎让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也不关乎孙悟空或牛魔王,完全是新的内容、人物和情节,着重刻画的是一个美国亚裔男孩在身份困境中找到勇气的故事。
正如这名观众所说,《西游ABC》在中国的口碑与欧美呈现出鲜明反差。这样一道“美式菜肴”似乎并不适合“中国胃”,在豆瓣网的得分只有5.9分(满分10分)。
“看了四集,简直极品,中国神话故事完全是附带,讲的还是美式陈腔滥调那一套!”“是我看过最烂最尬的西游题材剧,没有之一!”“以为是魔幻剧,结果是校园剧,不伦不类。”“拍得挺好,下次不要再拍了”……对于一些中国观众而言,这部作品和记忆中的西游故事相去甚远,“走样”严重。
中国古典名著海外改编“常客”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海内外皆有着极高的人气和传播力,不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还衍生出游戏、影视和动漫等各种形式的产品。而“出海”后的《西游记》也因地域、文化等差异,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在《西游ABC》之前,海外创作者就已经多次将目光投向《西游记》的本土化改编,日本就是最早对改编《西游记》投注极大热情的国家。
1978年,由堺正章主演的日剧《西游记》播出,在日本掀起一阵收视热潮。这一版《西游记》虽然在内容上较为忠实原著,却选用女演员夏目雅子饰演唐僧,而沙僧也被设定为日本妖怪河童。对这些“颠覆性”的改编,当时的中国观众坦言一时难以接受。
日剧《西游记》把唐僧变成女性。图源:GJ
不过,日剧《西游记》在被英国广播公司引进后,在欧美国家广受欢迎。1988年,日本又推出《哆啦A梦:大雄的平行西游记》,对《西游记》做了动漫改编的尝试。之后,灵感来自西游故事的《七龙珠》系列动画也在海内外获得了市场和口碑。
日本的邻国韩国对《西游记》的二次创作同样贡献不小,但似乎更倾向于将西游故事同流行文化和现代元素融合。例如,2017年韩国推出取材于《西游记》的周末连续剧《花游记》,讲述齐天大圣孙悟空与三藏法师陈善美在2017年恶鬼猖獗的黑暗世界中寻找光明的故事。而至今已经播出九季的《新西游记》,则是一档户外综艺节目。
欧美国家创作者也对改编《西游记》倾注了独特的想法与创意。200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迷你剧《美猴王》(又名《失落的帝国》),观音菩萨和唐僧等人上演了感情戏。2017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网飞公司推出合拍剧集《新猴王传奇》,原著中憨厚老实的沙僧“性转”成了略显神经质的女性。
虽然改编的形式和内容五花八门,但不可否认,《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对不同的文化有着相同的持续吸引力。谈及原因,在线问答网站Quora的一条高赞回答指出,《西游记》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地位,犹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作品之于欧洲,持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小说融历史、神话、传奇于一身,丰富的主题和内容适合不同文化拿来进行本土化改编。
视频分享网站Bigthink则认为,很多海外受众喜欢《西游记》,往往是被孙悟空这个极具戏剧张力的角色“圈粉”。孙悟空所具备的乐观主义态度、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反抗精神,能在全世界引起共鸣。
优秀改编作品接受时间考验
随着各国间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中国文艺作品正在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各国进行跨文化改编的原著“脚本”。其中,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1998年好莱坞推出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也有中国当代文艺作品,如即将于美国流媒体平台网飞上线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经典科幻小说《三体》等。背后映射的,正是“中国故事”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韩国户外综艺节目《新西游记》海报。图源:GJ
只是,囿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巨大差异,一些“中国故事”的跨文化改编很难令海内外受众都接受和叫好。对于这一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
有分析指出,虽然跨文化改编有利于中国文化输出海外,但考虑到经典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改编过程中要把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核和传统精髓置于首位。在不背离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改编,才能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跨文化改编作品,观众也应该更新审视的眼光。学者何成洲表示,跨文化的改编“往往不是为了再现原著的生活场景,传达原作者的意图,而是为了向本土观众讲述一个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改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文化的问题。”对待经典作品的改编,应该有包容的胸怀。
“什么才是好的改编,影视作品本身和它对原著的‘忠实度’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线书评网站Book Riot一篇名为《我们想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中看到什么?》的文章写道:“优秀的改编往往会在忠实原著和成为一部独立艺术作品之间找到平衡,在尊重原著内核的前提下,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在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改编者更应挖掘原著中主题或内容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保留原著要义,以一种新的眼光,为主题注入新的内涵。而优秀的改编,往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